首页

伊轩双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7 09:13:57 作者:当电商直播与冰糖心苹果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公益火花? 浏览量:64302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赵晔娇)“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受访者供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郑亚莉说,例如2024年浙江省“新春第一会”,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要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在她看来,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同时,让产业工人拥有自己的节日,更有着风向标意义,让大家感受到因拥有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工匠日”作为弘扬工匠精神、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例如,2019年,浙江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杭州工匠日”;2021年,江苏苏州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苏州工匠日”;2023年,山东青岛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青岛工匠日”。

  “因为存在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亟需以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规范活动开展等。”郑亚莉建议,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

  从“普通工人”到“中国工匠”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个体、企业、行业、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需要时间、平台、制度等有机配合。

  为此,她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发展,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制订地方性、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让“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的意义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不可替代。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

  郑亚莉建议,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设计“中国工匠日”标识,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社区、社会乃至世界,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截至10月底 山西新增城镇就业43.33万人

在推进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同时,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航天发展成果。由中国发起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便是中方以开放包容姿态促进外空探索的生动缩影。

最高法:正就网络打赏、网络直播营销等问题开展调研

沃尔希斯表示,中国的农业创新让他印象深刻。他相信,通过与中国以及世界各地伙伴们的紧密合作,可以帮助中低收入国家的小农户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拥有一个更健康、更公平的未来。(记者 薄雯雯)

耶伦:健康的经济关系将为美中两国带来显著益处

国有国的气质,大有大的模样。中国经济体量越大、质量越高,发展的要求和难度也就越高。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迎接更大的挑战。

委员通道丨蔡睿: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两岸青年是主力军、晴雨表

南宁11月29日电 (俞靖)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29日在南宁表示,广西不断深化与东盟民航的交流合作,建设高效便捷的中国—东盟航空大通道。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3月辟谣榜

在嘉鱼县金润农业园的一块田地里,国家通信导航与北斗卫星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宏伟、湖北省农机鉴定站高级工程师朱路阳等专家逐一对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进行土地深松作业结果检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